2015年11月2日至3日,由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筑波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等中日六所高校共同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从历史走向未来:亚太地区历史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日本的相关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一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历史所陈同滨所长应邀参加了会议,并针对当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对遗产价值研究不足现象,进行了《西湖十景:中国山水美学的景观典范》的主题发言——以题名景观“西湖十景”的形成与传播为主线,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山水诗对景观的发展与衍变历程,结合中国古代绘画史的演变,提出了中国山水美学的景观特征,包括“诗情画意”的审美特征,“四季”、“四时”、“四象”的景观表现特征以及“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
会上,与会学者还就中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现状,中日古代建筑保护、文物修复、遗址保护的特点和差异,文化景观保护和管理,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旅游与遗产资源的保护与政策等进行了发言,并举行了圆桌讨论,就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