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历史所紧急受理的《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水利系统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和《良渚古城遗址·外城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在历经40余天的奋力突击及多次驻场服务后、及时提交了设计成果,为今夏的国际专家遗产现场验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服务。
这两个项目属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范围涉及水坝与外城两片人工遗址200余公顷,规模约占整个申报遗址本体的1/2。其中:良渚外围水利系统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水利系统遗址,也是世界范围内罕见的人类早期文明大型水利工程之一;良渚古城外城部分约占整个城址的1/2以上,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史前同期城市遗存中第一个出现三重城格局的实例,并因此成为中国史前规模最大的城址。这些遗存可为揭示长江流域早期国家的城市文明规划特征提供意义重大且不可替代的特殊见证。
由于这两部分遗址发现较晚,相关保护、展示工程都未及列入最初的申遗工程计划,出现了明显的缺口。项目组为了全力保障遗产申报的计划进程、向遗产地政府提供优质服务,在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特别重的情况下,勇于承担并充分运用近10年来积累的大遗址保护展示和申遗工作经验,紧扣遗产价值研究成果,开展大量实地勘察,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了因地制宜的遗址保护和展示设计方案,并坚持遵循遗产申报标准“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最小干预原则”,借助景观设计的“斑块”手法、清晰展示出水坝遗址与外城空间布局,在同类大遗址保护和展示中具有一定的探索和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