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要闻 首页 > - > - 本所要闻

历史所陈同滨率考察组实地调查丝路拓展项目“居延遗址”[2016-10-28]

在广袤的戈壁上考察烽燧遗址

穿行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荒漠中

考察组在荒漠中的胡杨树下午餐,这是唯一临近遗址的树荫

终于抵达遗址分布区北缘——居延海

 

2016年10月11日-15日,建筑历史研究所陈同滨研究员为进一步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2014-2016年大会关于中国丝绸之路后续工作的要求,带领研究室4人考察组,对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约6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汉代居延遗址及唐-明代的相关遗存进行了总体性的实地考察。
居延遗址是汉代创建的庞大而具有系统建制的交通预警系统,其类型包含了障、坞、关、燧、天田、塞墙等各类汉代军事设施,以及相关宗教遗址和墓葬等,在汉唐时期属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护卫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故被联合国世界遗产评估专家一再强调:应作为重点拓展项目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考察组经由5天的艰难行程与终日颠簸,沿着额济纳河在戈壁荒原上行程800余公里,详细调查遗迹40余处,考察范围达到额济纳河流域的整个遗址分布区,包含居延都尉所辖殄北塞、甲渠塞、卅井塞和居延中心区;以及肩水都尉所辖广地塞、肩水塞、橐他塞等完整的边塞防御单元,初步掌握了这一始建于汉代的规模宏大的军事设施及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收集了诸多的第一手资料。为推进丝绸之路扩展项目、进一步深化中华帝国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交通保障体系的见证奠定了必要的基础。